“沒有可借鑒的經驗,未來的路怎么走,需要自身去積極創新和探索。”在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或“公司”)董事長白濤看來,中國人壽已走到“無人區”,未來既要堅守保險姓保和保險保障本源,更要與時俱進、求新求變,適應內外部環境變化。長期堅持高質量發展不動搖、堅持改革創新不動搖,中國人壽深得資本市場認可,12月20日,在第十二屆中國證券“金紫荊”獎評選中摘得“最具投資價值高質量發展上市公司”殊榮。
“基本盤”提質增效 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今年以來,中國人壽始終堅持價值引領,業務發展展現較大韌性,規模價值繼續引領行業。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內含價值達12508.77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21年底增長4.0%;上半年新業務價值達257.45億元。
當前人身險行業正處在企穩筑底階段。從長期來看,中國保險業仍處在上升期,公司發展也處在重大戰略期;從宏觀層面來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從行業來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康中國等戰略在深入推進。中國人壽正重點圍繞營銷體系改革、數字化轉型、綜合化經營、產品+服務的模式創新、提升風險防控能力等領域,繼續加大改革力度,不斷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人壽堅持有效隊伍驅動業務發展,實施 “穩中固量、穩中求效”的隊伍發展策略。公司推出“眾鑫計劃”專項提優提質項目,加快推動隊伍向專業化、職業化轉型;全面升級銷售隊伍管理辦法,聚焦新人、主管和績優群體,強化業務品質管理;科技賦能銷售及隊伍管理,通過“國壽易學堂”、智能培訓系統等數字化平臺加強線上培訓及風險合規教育,有序恢復銷售隊伍活力,推動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
公司多元業務板塊聚焦專業經營、提質增效、轉型創新,與個險板塊有效協同,積極拓展銀保、團險及健康險業務。
公司積極深化銀行合作,規模價值穩步提升,渠道可持續發展能力逐步增強。2022年上半年,中國人壽銀保渠道實現總保費426.09億元,同比增長23.7%;銀保渠道持續加強客戶經理隊伍專業化、科技化能力建設,隊伍質態穩步提升。到2022年6月30日,銀保渠道客戶經理達2.3萬人,季均實動人力保持穩定,人均產能持續增長。
數字經濟如火如荼的當下,中國人壽近年來大力發展互聯網保險業務,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和線上直銷方式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體驗。公司今年上半年互聯網保險業務快速增長,銀保監會監管口徑下總保費達388.72億元,同比增長121.5%,創歷史新高。公司下一階段擬積極布局互聯網人身險專屬業務,為客戶提供更為便捷的互聯網保險服務。
在綜合金融板塊,中國人壽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充分發揮集團公司各成員單位資源優勢,積極構建“壽險+”綜合金融生態圈,開創綜合金融賦能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局面。公司從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出發,聯合廣發銀行、財產險公司開展各類客戶經營活動,為客戶提供一攬子優質金融保險服務方案。
數字化轉型刻不容緩 為高質量發展蓄勢添能
以深化數字化驅動為核心,中國人壽全力夯實科技發展基礎,積極推進公司數字化轉型,為高質量發展添能蓄勢。去年以來,該公司對科技架構進行全面革新,以開放云服務形式提供多元化技術支撐;積極構建綜合化企業協同框架,健全數據管理機制,提升全場景客戶服務體驗,全面助推運營風控智能升級,深化賦能價值創造,使數字化轉型再上臺階。
在數字化銷售方面,中國人壽物聯網有效覆蓋全國機構網點,打造線下職場的線上數字孿生,實現全國12大類、24萬電子設備的集中管控,科技資源扁平化供給和信息高效暢達全國一線職場,構建企業在線協同體系,驅動銷售隊伍與客戶線上雙邊互動,為營銷員打造全方位社交化應用場景。服務方面,深化以客戶為中心的敏捷產品交付機制,日均科技產品迭代優化超過40次,快速滿足客戶需求。運營方面,新增推出核保五大智能模型,建立覆蓋5大類19個關鍵風險類別的健康險智能理賠模型,讓理賠更高效和便捷。
踐行“低碳”要求 推進綠色發展
中國人壽積極響應“碳達峰、碳中和”要求,主動承擔經濟綠色轉型助推器的角色,深化綠色運營,支持綠色金融,踐行責任投資,攜手應對氣候變化。
企業運營踐行節能減排。中國人壽充分發揮國企在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公司向全體員工及銷售伙伴發出“雙碳生活十個一”行動倡議:少開一盞燈,多省一度電;少用一張紙,節約一滴水……。去年,中國人壽保單無紙化投保率達99%,投保及運營各環節合計節約紙張3557噸。
將綠色投資落到實處。去年以來,中國人壽優化責任投資管理體系,加大責任投資方面的研究力度。將ESG評估納入另類投資項目的投資決策流程,推動落地兼具生態效益和投資回報的優質項目,去年全年新增綠色投資規模超過500億元,累計綠色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元,同比增加4倍,助力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中國人壽制定了氣候變化應對體系,從治理、戰略、風險識別、指標和目標四個維度完成公司年度氣候變化評估及下階段應對方案。公司充分識別氣候變化帶來的機遇,并融入日常管理。在產品端,優化和豐富產品種類,優化產品服務,通過公益廣告塑造積極形象,加強內部低碳意識培養;在運營端,實施運營節能降耗、無紙化辦公、鼓勵員工使用公共交通通勤、倡導緩解氣候變化行動、充分參與氣候變化應對公益項目等一系列舉措;在投資端,堅持以投資拉動社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助力國家和社會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