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pzmaz"><noscript id="pzmaz"></noscript></dd>

    <wbr id="pzmaz"><cite id="pzmaz"></cite></wbr>
    <button id="pzmaz"><acronym id="pzmaz"><u id="pzmaz"></u></acronym></button>

    <dd id="pzmaz"><track id="pzmaz"></track></dd>
    <dd id="pzmaz"><pre id="pzmaz"><dl id="pzmaz"></dl></pre></dd>

    <tbody id="pzmaz"></tbody>

    中投網-產業投資專用門戶

    歐盟2023年仍將面臨天然氣短缺風險

    來源:金融時報 2022-12-15 09:16中投網 A-A+

       近期,寒潮天氣侵襲歐洲,寒冷的天氣令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以及電網再次面臨挑戰。今年年初俄烏沖突發生后,歐洲天然氣供應短缺的局面愈發嚴峻。天然氣短缺推動了歐洲多國發電成本的快速上漲。在2022年冬季來臨前,一方面,歐洲多國積極“開源”,已經采取了各種措施大力尋找天然氣來源;另一方面則是積極“節流”,努力減少天然氣的使用,以期可以安全渡過這個寒冬。

      事實上,今年11月初,歐盟提前采取儲氣措施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成效,歐盟天然氣儲存設施的填裝程度已達到95%。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歐洲已經擺脫了天然氣短缺的威脅。相反,歐盟天然氣短缺的情況可能將在2023年繼續延續下去。

      12月12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了一份題為《歐盟如何在2023年避免天然氣短缺》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到2023年,歐盟面臨著近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潛在短缺,但這一缺口可以通過提高能源效率、部署可再生能源、安裝熱泵、促進節能和增加天然氣供應等一系列更有力的措施來彌補。

      報告警告稱,2023年對歐洲來說可能是一個更加嚴峻的考驗,因為俄羅斯的供應可能會進一步下降,全球液化天然氣(LNG)供應將會更加緊張。

      具體而言,由于歐洲各國政府和企業在2022年為應對能源危機而采取的措施以及價格飆升造成的需求破壞,截至12月初,歐盟儲存站點的天然氣儲量遠高于5年平均水平,為進入冬季提供了重要的緩沖。消費者的行動、非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增加和溫和的天氣也有助于彌補2022年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下降。

      “歐盟在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依賴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還沒有脫離危險區。”IEA執行主任法提赫·比羅爾說,“允許歐盟國家在今年冬天之前填滿其儲存站點的庫存,這在2023年很可能不會重演。IEA的分析顯示,加大對能效、可再生能源、熱泵和簡單節能行動的推動力度,對于防范明年能源短缺和價格進一步飆升的風險至關重要。”

      從近年以來的行動上看,“開源節流”是歐盟應對天然氣供應短缺所采取的重要對策。今年7月底,歐盟成員國達成協議,從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各成員國自愿采取措施,將天然氣使用量與前5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減少15%以上,以應對歐盟面臨的天然氣短缺問題。

      另外,歐盟也在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尋找除俄羅斯外的其他天然氣供應來源。此前,歐盟與阿塞拜疆簽署能源協議,規定阿方通過南方天然氣管道逐年增加向歐盟的天然氣供氣量,至2027年達到每年不低于200億立方米。今年3月,歐盟也與美國達成了協議,歐盟將在今年年底前向美國購買至少15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

      今年11月底,卡塔爾能源事務部長兼卡塔爾石油總裁薩阿德·謝里達·阿爾卡比表示,卡達爾愿意向德國輸送的LNG出口量沒有限制。德國正在計劃徹底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已經在建設5個LNG終端。而這5個LNG終端在未來的10年至15年預計將花費約65億歐元。

      另外,繼續推動新能源以及清潔能源發展也是歐盟增加能源供應安全性的重要方式之一。盡管在俄烏沖突之后,為彌補天然氣供應的不足,德國等歐洲國家重新轉向了煤炭等高能耗發電資源,但能源綠色轉型依然是歐盟綠色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稍早前召開的歐盟地中海國家領導人峰會上,西班牙、法國和葡萄牙三國領導人在會議期間宣布啟動了歐盟首條大型綠氫輸送走廊H2Med建設計劃。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表示,在西班牙和法國之間修建的綠氫輸送管道預計將耗資約25億美元。該項目有兩大目的,一是強化歐盟能源安全和能源自主,減少對外能源依賴;二是重申歐洲實現碳中和的決心。預計這條管道將在2030年前投入使用,每年輸送綠氫200萬噸,約占歐盟綠氫消費量的10%。

      IEA在報告中指出,歐盟各國政府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熱泵方面已經采取的措施,應該有助于縮小2023年潛在的天然氣供需缺口。到2022年,核電和水電產量將回升,也有助于縮小供應缺口。

    十四五將是中國技術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重點機會有哪些?
    掃碼關注右側公眾號,回復對應關鍵詞,即可免費獲取以下報告
    中投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 1、中投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ocn@ocn.com.cn、0755-88350114,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 2、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投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相關投資并承擔相應風險。
    免費報告
    相關閱讀
    相關報告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熱門報告
    最新動態政府招商數字化新工具——中投顧問產業招商大腦!X
    粗暴黑人操B

  • <dd id="pzmaz"><noscript id="pzmaz"></noscript></dd>

    <wbr id="pzmaz"><cite id="pzmaz"></cite></wbr>
    <button id="pzmaz"><acronym id="pzmaz"><u id="pzmaz"></u></acronym></button>

    <dd id="pzmaz"><track id="pzmaz"></track></dd>
    <dd id="pzmaz"><pre id="pzmaz"><dl id="pzmaz"></dl></pre></dd>

    <tbody id="pzmaz"></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