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結合《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2020-2025年)》工作部署,大力推進粵港澳三地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國際化,加快讓中醫藥走向世界。
廣東省衛健委副主任、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徐慶鋒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廣東近年出臺一系列重大措施,強力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中醫藥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中醫醫療與預防保健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至2021年末,全省有中醫醫療機構2.3萬個,中醫醫院199家,其中三級甲等中醫院38家,二級甲等中醫院75家,基層中醫服務館1805個,中醫診療服務量達1.85億人次,占全省總服務量的22.4%。
二是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優化。廣東實施“葛洪中醫藥人才計劃”、中醫師承“薪火工程”和基層中醫藥人才工程, “鐵桿中醫”隊伍持續壯大。全省有國醫大師3名、全國名中醫8名,岐黃工程首席科學家2名、岐黃學者12名,省名中醫316名,中醫師5.24萬人,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
三是中醫藥科研創新不斷提升。我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中醫類國家重點實驗室——中醫濕證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廣東。近年來,3項中醫藥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72項中醫藥科技成果獲得省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有19項。
四是中醫藥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廣東目前規模以上中醫藥企業198家,擁有全國規模最大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生產企業,還有中藥破壁飲片企業,培育了全球以中醫藥為主營業的500強企業,中成藥過億的品種有30個,到2021年中成藥工業產值有600億元,中藥種植面積全省達到658萬畝,年產值達231億元,中醫藥消費市場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