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鴻高科12月14日晚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長鴻生物擬與廣西賀州市人民政府簽訂《長鴻生物降解母粒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書》,擬投資30億元建設長鴻生物降解母粒產業園項目,助力公司完善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體化全覆蓋的產業布局,增強公司可降解塑料制品市場競爭力。
打通上游碳酸鈣母粒鏈條
長鴻高科作為熱塑性彈性體(TPE)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一直專注于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TPES)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同時,公司發力全生物可降解材料PBAT賽道,形成了TPES和PBAT雙輪驅動的產業布局。
塑料作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中應用普遍的基礎材料,不規范生產、使用及處置已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當前,治理“白色污染”已刻不容緩。
2020年底,長鴻生物規劃建設60萬噸/年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PBAT/PBS/PBT靈活柔性生產項目。目前,一期首次12萬/年項目已建成并投入生產。
長鴻高科今年10月9日晚公告稱,擬在甘肅慶陽設立孫公司投資建設天然氣深加工項目,即年產60萬噸BDO(1,4-丁二醇)、30萬噸PBAT項目,從而打通除碳酸鈣以外的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體化全覆蓋的產業布局,貫穿從BDO到PBAT產品、PBAT改性再到可降解制品的產業鏈條。
長鴻高科表示,在上述背景下,由于直接使用100%的PBAT生產終端可降解塑料制品無法滿足相關力學性能要求,且成本較高,需要先將PBAT進行改性。而生產PBAT改性產品需要添加35%左右的碳酸鈣,公司目前如要生產PBAT改性產品所需的碳酸鈣均需對外采購,其供應的穩定性和價格的穩定性等因素會對后續生產PBAT改性產品產生一定制約。
為進一步打通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體化全覆蓋的產業布局,長鴻生物擬投資建設新項目長鴻生物降解母粒產業園項目。
據悉,長鴻生物降解母粒產業園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建設年產50萬噸/年高端改性碳酸鈣生產線、30萬噸/年降解母粒生產線、30萬噸/年鞋材母粒生產線,二期建設年產50萬噸/高端改性碳酸鈣生產線、30萬噸/年降解母粒生產線、30萬噸/年鞋材母粒生產線、10萬噸/年可降解制品及農用地膜生產線等。
長鴻高科表示,本項目將助力公司打通上游碳酸鈣母粒鏈條,使得公司的布局貫穿從BDO到PBAT產品、碳酸鈣母粒、PBAT改性再到可降解制品的全產業鏈條。公司后續可降解塑料產能投放頻率提速的同時,將持續強化自身上游原料優勢,并形成上下游一體化產業協同,推動公司整個產業規劃和工藝流程更加合理。
降低可降解制品成本
碳酸鈣作為日常工業生產中重要的非金屬礦物類基礎原料,處于產業鏈最前端,有“工業糧食”之稱,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是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的重要支撐材料。目前,碳酸鈣已成為塑料工業中用量最大的無機填料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碳酸鈣母粒產量僅能滿足現階段的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優質碳酸鈣在市場上還較為稀缺。隨著“限塑令”推進,可降解塑料PBAT需求大幅度提升。作為降低可降解塑料制造成本的上游關鍵原材料,優質碳酸鈣的市場需求仍在大幅上升。
此次,新項目選址廣西賀州。賀州擁有豐富且優質的碳酸鈣資源,被譽為中國“重鈣之都”。據悉,本項目配套一座1億立方優質礦山。
長鴻高科表示,擁有優質碳酸鈣資源,不但可以幫助公司進一步提高可降解塑料產品質量,還能更好地控制成本,確保供應穩定性,降低下游企業生產成本,增強公司可降解塑料制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