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pzmaz"><noscript id="pzmaz"></noscript></dd>

    <wbr id="pzmaz"><cite id="pzmaz"></cite></wbr>
    <button id="pzmaz"><acronym id="pzmaz"><u id="pzmaz"></u></acronym></button>

    <dd id="pzmaz"><track id="pzmaz"></track></dd>
    <dd id="pzmaz"><pre id="pzmaz"><dl id="pzmaz"></dl></pre></dd>

    <tbody id="pzmaz"></tbody>

    中投網-產業投資專用門戶

    第四代核電技術新突破

    來源:騰訊網 2022-12-23 11:52中投網 A-A+

       我們日常說的核電,本質上是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的方式。憑借著發電穩定、高能效等優勢,成為“碳中和”背景下不可或缺的發電方式之一。

      而最近核電圈也有不少里程碑式的故事發生。

      首先就是江蘇的田灣核電站,年度累計發電量首次突破了500億千瓦時,在創下年度發電量歷史新高的同時,也實現了年度發電量六連增。在減排方面,等效減排二氧化碳超過了2.87億噸。中核集團旗下的海南核電也首次實現了發電量超過100億度。

      我們不光要立足當下,還要未雨綢繆。大家都知道,未來的核電,屬于第四代核電技術的天下。最近,據中核集團官方的消息,山東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的反應堆實現了初始滿功率,也就是行業內常說的“兩堆帶一機”模式下的穩定運行。

      此外,中國的原子能院在小型鈉冷快堆核電源研發上也取得了突破,實現了“一鍵啟停堆”驗證試驗,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可走在世界前列。

      就這樣,盼望著,盼望著,我們離第四代核電完全商業化又近了一步。

      但資本市場的投資者貌似并不太買賬,從核電板塊近一年的走勢來看,指數持續震蕩,最近貌似又陷入了下行的周期。那如今的核電,什么時候才能重新贏得投資者的青睞呢?筆者帶你一探究竟。

      一、搶占橋頭堡

      回溯歷史,從1954年前蘇聯首次使用核能發電開始,核電至今已經走過了近70年的歷史?v觀這70年,核電技術也經歷了三次迭代,現在各國也在第四代核電技術上一路狂奔。

      第四代核電技術其實是在2000年由美國先提出的,目標是要進一步提升核電的安全性和經濟性。而去年年底,隨著20萬千瓦的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并網發電,也標志著第四代高溫氣冷堆正式投運。

      我國四代核電技術發展路徑

      而筆者開篇所提到的未雨綢繆,也是除了高溫氣冷堆外,在鈉冷快堆領域取得的長足進步。2017年福建的霞浦鈉冷快堆60萬千瓦示范快堆工程開工,預計于明年建成投產,鈉冷快堆的優勢就在于以液態金屬鈉作為冷卻劑的反應堆,是小型先進反應堆的技術路線之一。

      所以,在搶占第四代核電皇冠的橋頭堡上,國內玩家可謂百花齊放。

      那未來的核電發展前景如何呢?

      選的不說,就說今年。今年以來,已經有5個核電項目、10臺核電機組獲得核準(總投資預計超過2000億元),看得出來,國家對新增核電項目的批準明顯開始加速。而且據核能協會發布的報告,預計到2035年末,核能發電量在我國電力結構中的占比達到10%左右。

      核電裝機容量發展目標

      此外,據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繼續布局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筆者相信,核電項目必然也隸屬于其中。

      二、產業鏈誰將受益

      如果我們把核電的產業鏈打開,你就會發現,上游是原材料及設備供應,中游是核電站的建設運營,而下游則是發電,大家各司其職。

      中游的運營有著比較高的行業壁壘,主要呈現寡頭壟斷的格局。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中國廣核(003816)和中國核電(601985)。從筆者對兩者的對比來看,中國核電近兩年的業績明顯要好于中國廣核,尤其是凈利潤,近兩年的凈利潤呈現井噴式發展,而且毛利率水平高于中國廣核。

      所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再看向上游,對于核電設備,核島是整個核電站的核心,是核電站中工藝最復雜、投入成本最高的部分,具體零部件包括反應堆壓力容器、主管道及熱交換器等等。

      而從玩家分布上來看,核島設備整體主要以國企為主導(毛利率普遍在40%以上,因為有較高的技術壁壘),比如東方電氣、上海電氣都屬于這個賽道上的玩家。民營玩家參與部分部件的制造。有一種國企吃肉,民企喝湯的感覺。

      而常規島的門檻較低,毛利率也被拉到了10%左右。所以,誰在價值鏈的高地,就很明顯了吧。

      三、該出手時就出手

      在國內富煤、貧油、少氣的背景下,發展核電似乎成了實現能源安全不可缺少的一環。也正因為如此,三年前國家重啟核電項目以來,新建的三代核電項目如雨后春筍般興起,而且絲毫沒有停下腳步的意思。

      而皇冠上的明珠,第四代核電技術,我國在高溫氣冷堆、鈉冷快堆上的研發進度居于世界前列,這是不爭的事實。未來核電的主戰場,我們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而最近,筆者觀察到,就在核電的上游,核燃料的運輸裝備,作為核電設備重要一環,也在國產替代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即六氟化鈾運輸容器的玩家,如中集安瑞科的子公司已經在出口方面獲得批量訂單,這個數千萬元的市場,我們在不斷拿下。

      未來核電的上游,相信國產替代依舊是主線,沿著這條主線,必將能發現新大陸。

    十四五將是中國技術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重點機會有哪些?
    掃碼關注右側公眾號,回復對應關鍵詞,即可免費獲取以下報告
    中投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 1、中投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ocn@ocn.com.cn、0755-88350114,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 2、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投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相關投資并承擔相應風險。
    免費報告
    相關閱讀
    •   我們日常說的核電,本質上是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的方式。憑借著發電穩定、高能效等優勢,成為“碳中和”背景下不可...[詳細]
      2022年12月23日 11:52第四代核電
    •   受寒潮天氣影響,近日全國多省份出現低溫雨雪天氣,能源“保供”再次成為繞不開的話題。   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11月能源生產情況的數據...[詳細]
      2022年12月23日 09:17煤炭 產量 社會用電量
    •   硅片價格大跌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最新數據顯示,本周硅片價格跌幅較大,其中M6、M10、G12單晶硅片成交均價分別降至5.08元...[詳細]
      2022年12月23日 08:45光伏
    •   投資要點:   數據拆解:   11月進口量符合預期。2022年1-11月,煤及褐煤累計進口量實現2.62億噸,同比減少10.10%;11月單月實現進口量3231萬噸...[詳細]
      2022年12月23日 08:24焦煤
    •   工控:整體需求邊際趨緩,關注先進制造板塊、“雙碳”政策下節能改造需求等結構性機。工控行業自2021Q3起經歷近一年半下行周期后,2022Q4行...[詳細]
      2022年12月23日 08:19電網 電力設備行
    相關報告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熱門報告
    最新動態政府招商數字化新工具——中投顧問產業招商大腦!X
    粗暴黑人操B

  • <dd id="pzmaz"><noscript id="pzmaz"></noscript></dd>

    <wbr id="pzmaz"><cite id="pzmaz"></cite></wbr>
    <button id="pzmaz"><acronym id="pzmaz"><u id="pzmaz"></u></acronym></button>

    <dd id="pzmaz"><track id="pzmaz"></track></dd>
    <dd id="pzmaz"><pre id="pzmaz"><dl id="pzmaz"></dl></pre></dd>

    <tbody id="pzmaz"></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