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東數西算”概念股盤中走高,截至收盤,美利云、佳力圖漲停。消息面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日前表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實施“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開展數字化轉型試點,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機構認為,投資信息基建是刺激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展望2023年,國內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結構變化趨勢或仍持續,有線側及“東數西算”投資有望進一步加大。
有望帶動投資
“東數西算”指的是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把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讓西部的算力資源更充分地支撐東部數據的運算,更好為數字化發展賦能。
機構認為,投資新基建是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展望2023年“東數西算”投資有望進一步加大。東亞前海證券表示,“東數西算”作為數字經濟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算網產業及數據中心建設有望加快發展,繼續發揮帶動社會投資的作用。銀河證券表示,“東數西算”工程具有運輸距離更長、數據中心密度提升、算力要求高的技術新特征,隨著“東數西算”的不斷推進,新建的數據中心及算力設施,需要ICT基礎光網絡的基建支撐,將打開更大的ICT市場新空間。
據了解,“東數西算”工程涉及的產業鏈條多、帶動效益大。信達證券表示,從產業鏈分類角度看,“東數西算”工程涉及的產業鏈上游是算網基礎設施提供方,中游包括云計算、數據中心和通信網絡運營方,下游為算力服務的使用方。數據中心行業從上至下有望充分受益“東數西算”工程。如服務器,在數據中心硬件成本中占比70%左右,是數據中心IT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未來“東數西算”工程持續推進,服務器領域將大幅受益。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張志華今年9月表示,自今年2月啟動實施“東數西算”工程以來,項目總投資超過4000億元,算力集聚效應已初步顯現。
發展前景廣闊
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力正迅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達到52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超過140EFlops,近五年年均增速超過30%,算力規模約占全球的27%,排名全球第二。
算力產業鏈正在持續完善,包括算力基礎設施、算力平臺、算力服務等在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算力產業生態初步形成。中國信通院測算,2021年我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萬億元。其中,我國IDC服務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元,云計算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
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曾就算力產業發展指出,工信部將進一步統籌布局綠色智能的算力基礎設施,加快高端芯片、新型數據中心、超算等領域研發突破,進一步挖掘算力在數字政府、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的應用場景,持續推進算力產業發展。
在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上,將統籌布局綠色智能的算力基礎設施,推進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加速打造數網協同、數云協同、云邊協同、綠色智能的多層次算力設施體系,實現算力水平的持續顯著提升,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算力底座”。
在聚力推進核心關鍵技術攻關上,將充分發揮我國的體制優勢和市場優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端芯片、新型數據中心、超算等領域研發突破,加強先進計算、算網融合等技術布局,推動算力產業向高效、綠色方向發展。
在不斷激發算力“引擎”賦能效應上,將深入挖掘算力在數字政府、工業互聯網、車聯網、金融科技等創新應用場景下的融合應用,提高算力在醫療、交通、教育等傳統行業的應用水平,加快推進算力在更多生產生活場景的應用落地。